|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朔州市:沧桑巨变六十载 宏图大展桑梓地

朔州市:沧桑巨变六十载 宏图大展桑梓地

关键词:朔州市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发展中的朔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xsz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13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东北紧靠北方重镇大同市,西北与内蒙古为邻,南与忻州市毗邻,山地、丘陵约占三分之二。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地级市,辖两区四县(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和怀仁县),6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688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为1.07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153.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94万人,乡村人口84.62万人。

  朔州地理显要,地处三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之北,素称“紫塞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历史上战乱频繁,加之自然条件较差,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低下,人民生活十分贫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勤劳、朴实的朔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绘制出一幅幅美好的经济建设壮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事业的雄浑乐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朔州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开拓前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989年朔州建市,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全市经济社会工业发展进一步提速,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如今,一座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一座北方园林工业城市似塞外明珠,熠熠生辉。朔州,已成为全国重量级的煤电生产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农区乳品加工基地之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 “两个再翻番”、 “两宜城市” 建设的宏伟目标下,全市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以“豪爽大气、海纳百川、百折不挠、奋力争先”的朔州精神,创造着更多的人间奇迹,铸造着更多的辉煌业绩,这座古老而年轻、和谐文明、活力十足的城市正朝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迈进。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解放初期,长期战乱的洗劫,百业待兴,国民经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面对困难,朔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迈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后,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突破口的各项改革措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高涨,能源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商贸为主体的流通业蓬勃兴起,而今的经济实力已经和解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4亿元,比1949年的0.5亿元增长了599.6倍。1950-2008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平均每年递增8.6%。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迅速扩大。2008年与1978年比,经济总量增长119.1倍, 1979-2008年三十年平均每年递增速度达12.1%。1989年建市之后,更是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短短建市二十年,全市经济总量增长27.3倍,平均每年增长达11.7%。近五年来,全市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8年比2003年经济总量增长98.4%,2004-2008年五年平均递增速度达14.7%。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人均指标也有了相应的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458元,比1949年增长347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呈高速度发展态势。1979年到2008年30年,人均生产总值由370元增加到27458元,增长了74.2倍。

  全市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主导产业优势明显。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6.6%、61.8%和31.6%,与1949年的68.6%、17.4%和14%相比,结构发生量的巨变,更发生了质的飞跃。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提高。这标志着整个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全市以煤炭和电力为支柱产业的能源重工业城市特色得到充分体现。依托资源丰富的自然秉赋,煤炭产业率先发展。2008年全市产原煤越过亿吨大关。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经济结构的优化,为经济的更快发展积蓄了后发优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财力也有了很大增强。2008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2亿元,是1949年财政收入水平的1.186万倍。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数额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最宜发展”、“最宜居住”的“两宜”城市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每年都有一大批重点项目上马,城市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升温,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高达78.84亿元,为1949年地方财政支出的1.877万倍,为改革开放的1978年财政支出的247倍,是建市初的1989年支出水平的43倍。

  60年间,随着全市地方财力的逐年增加和社会各方面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政府加大了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凭借地方财政的支持,全社会投资热潮日益高涨,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加大。1949年到2008年的60年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额高达875亿元,其中1978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70亿元,1989年建市二十年间累计完成投资额832亿元。

             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朔州地区农业生产力极为落后,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经济十分脆弱,农民生活非常贫困。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农业生产体制的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中央的各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得到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力得到一次巨大的释放,粮食生产稳定提高,畜牧养殖业强势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解放初期,朔州经过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彻底革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活日益改善,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衣不遮体,糠菜半年粮的极端贫困状况,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朔州人民认真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积极推广先进经验,采用科学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得到新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为朔州农业的大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全市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崭新时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推行,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开始由自给半自给向商品经济转化,并逐步由过去的单一经营方式向农林牧工商综合经营方式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也更加趋向合理。到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47911万元,比1949年的8710万元增长了61.9倍,比1978年的26329万元增长了19.8倍,比1988年的74290万元增长了6倍。粮食总产量2008年也高达765102吨,比1949年的147470吨增长了4.2倍,1950-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2.83%,比1978年的33.9万吨增长了近1.3倍,197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2.75%。2008年,全市肉类产量高达4.73万吨,是1949年1256吨的37.7倍,1950-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6.34%,也是1978年6386吨的7.4倍,197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6.9%。大牲畜存栏达到了32.8万头,比1949年的7.2万头和1978年的15.1万头分别增长了3.6倍和1.2倍;猪、羊存栏分别达到22.20万头和120.49万只,分别是1949年的16.5倍和8.7倍,是1978年的1.7倍和2.9倍。

  (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朔州土地广阔,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农业的潜力较大,但朔州耕地构成不合理,土质较差,肥力不足,平川地少,山坡地多,旱地多,水浇地和可水浇地比重小,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力条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按照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朔州市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高达7.26亿元,支援农业生产,改善农业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化肥和电力两种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农用产品,五十年代后期才逐步进入朔州农业,但规模和范围还很小。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1965年只有1520吨和304万千瓦时。2008年全市农用化肥使用量和农村用电量分别达到71328吨和17123万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的16124吨和5628万千瓦时使用水平分别增长了3.4倍和2倍,197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5.08%和3.78%。2008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84.83万千瓦,比1978年的18.95万千瓦增长了8.75倍,1979-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7.89%。随着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机耕、机播、机收面积从无到有,2008年发展到313.35万亩、216.45万亩、63.06万亩。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朔州市乡镇企业经过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结合、高中低并存的全方位发展格局,迅速成为朔州市国民经济的一支有生力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发展到215个,从业人员45.87万人。乡镇企业总产达到443.5亿元,实现利润73.3亿元,缴纳税金38.5亿元。2008年乡镇企业当年新增固定资产19.8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朔州市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以及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朔州市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全市农民生活已实现整体达小康,正向全面小康迈进。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32元,是1978年73元收入水平的64.8倍,197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4.9%;比1988的428元增长11.1 倍,198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2.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917.5元,比1988年增长7.9倍,198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0.9%。农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发生了质的变化,各种新型高档家电和耐用消费品进入家中,生活舒适度前所有为。

             三、工业经济生机勃勃

  新中国成立前,朔州市的工业寥寥无几,且生产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较小,基本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上。60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励勤图治,尤其是朔州建市后,市县两级政府坚定不移的坚持经济工作为重心,通过实施全方位引进外资,投资建设了大批生产项目,创建了朔州建设史上的奇迹。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城市转型发展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和引擎,陆续新上马了一大批规模化、集团化经营企业,朔州市的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省、全国某些领域尤其是能源方面占居着重要地位。

  (一)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朔州矿产资源丰富,尤以原煤突出,开发前景广阔。改革开放以来,以煤电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生产迅猛,业已形成巨大的产能。因而朔州市的工业经济也就突出表现在煤炭采选业上,进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工业经济全面发展。2008年全市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78.6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51.46亿元,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9.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行业已发展到31个门类,煤电工业成为重要主导产业。规模以上煤炭洗选企业158户,总资产545.7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4.35%。煤炭行业共完成增加值213.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06%。电力生产行业作为朔州市依托煤炭而形成的能源转化产业,也是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性行业。当年全市电力行业生产企业共6家,总资产104.1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4.2%,实现工业增加值13.25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27%。四大支柱产业 “煤、电、乳、瓷”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10.08亿元、10.24亿元、2.03亿元、41.43亿元。

  (二)交通邮电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全市交通事业发展滞后,公路通车里程低,修建标准低、等级差。邮政通信基础设施也很落后。中华共和国成立后,朔州的交通邮电事业建设翻开新的一页。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全市交通邮电业得到蓬勃发展。朔州建市后,交通通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行业,步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2008年底,全市共有118条农村客运班线,225辆农村客运班车,实现了100%的乡镇、95%的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84公里,仅2008年一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就达355公里,万人拥有公路里程位居全省第一。邮电通信业超前发展,一个网络遍及城乡,业务不断扩大,处理技术逐步机械化、自动化,投递迅捷的邮政系统和一个有线无线并举,固定移动交汇,国际国内贯通,技术层次高,沟通范围广,灵活方便的立体交叉通信网络已经形成。2008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3.8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2.63亿元;固定电话238376部,移动电话577814部,互联网用户达到104647户。四通八达的交通、方便快捷的通讯为朔州的持续快速发展架起一座桥梁。

  (三)内外贸易繁荣活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效仿前苏联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起初对国内贸易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过死,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弊端越来越严重,所以朔州贸易规模扩张较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合国情的经济新体制不断得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全市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给朔州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商品流通领域日益繁荣活跃。特别是近年来,朔州市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扩大进出口规模,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内外贸易空前活跃。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4.4亿元,比1949年的0.06亿元增长了0.2万倍,1950-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3.5%;比1978年的1.1279亿元增长了91.6倍,1979-2008年平均每年增长16.3%;比1988年的5.43亿元增长18.2倍,平均每年增长15.9%。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朔州建市二十年来,朔州市依托本区丰富的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果。2008年全年实际引进境外资金6625万美元;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成功签约项目57个,总投资271.77亿元;第三届中部博览会成功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133.29亿元;2008年全市海关进出口额6082万美元,其中进口额5271万美元,出口额811万美元。

  (四)金融保险业兴旺发达

  60年来,朔州的金融保险业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金融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建立在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基础上的金融业,有效地配置朔州市金融资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1207.3亿元,实现现金支出1255.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7.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5.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362亿元。保险事业稳步前进,2008年全市保险公司地市级分支机构9家,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11亿元,支付各类保险赔偿款与给付2.11亿元,有力的保障了全市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运行。

  (五)人民生活日益提高

  60年来,朔州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注重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改善。60年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市场一片繁荣景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97元,是1989年1271.8元的11倍,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达到10999元,比1989年的1008.9元增长了9.9倍。

             四、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朔州市社会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财力的日益雄厚,也得到了健康发展。特别是朔州建市以后,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在科技、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领域深化改革、鼓励创新,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惊人成果。全社会科技素养、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类教育驶入了优先发展的快车道。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中医药建设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一)教育科技事业蒸蒸日上

  旧中国的朔州,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工作开始起步,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到改革开放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仍在攻坚过程中。改革开放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朔州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随着全面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使朔州市教育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8年全市拥有普通中学119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职业中学24所,小学801所;全市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27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427人,职业高中教师496人,小学教师11115人。在农村免费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提供营养餐和校车,随着朔州师范升级为朔州大学,朔州没有高等教育的历史将成为过去。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振兴”方针,认真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朔州市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朔州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2008年朔州市共有34个科技项目入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专利授权量84件,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市加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为展示朔州年轻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状提供了机遇。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地享受丰富多元的文化成果。2008年全市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7个,艺术表演团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3个,文馆所6个,乡镇文化站73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4.06%,电视人口覆盖率98.56%,有线电视用户57779户。2008年底,全部完成数字平移工作,覆盖全市的文化活动网络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在朔州拍摄的《重返杀虎口》、《西口长歌》等大型电视剧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

  (三)医疗卫生条件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医疗卫生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始终把人民的身体健康作为大事常抓不懈。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朔州地区基础卫生保健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业已建立起覆盖广泛、运转协调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全市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200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173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有5495人,拥有床位4747张。公共卫生体系日渐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全面推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103491986 传真: 邮箱:szcszx0349#163.com
地址:朔州城市在线传媒有限公司 邮编:00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朔州城市在线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